江阴市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_不锈钢蜂窝板_kaiyun体育|官网下载入口

不锈钢蜂窝板

INFOMATION

江阴市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发布者:kaiyun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第十巡视组于2023年6月30日至8月31日对江阴市开展了巡视,并于10月14日进行了反馈。现将3个月内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江阴市委坚持把抓好巡视整改摆在突出位置,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负总责,各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工负责,各板块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各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江阴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许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包鸣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兴华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推动职责范围内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到位,形成上下联动、贯通协调的巡视整改工作机制;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实体化工作专班,负责牵头协调和督促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细化任务措施,针对省委巡视组指出的5个方面38个整改问题细化制定了169条整改措施,3个月内取得明显成效的整改措施达到124条,占整改措施总数的73.4%。强化推进落实,市委先后召开4次常委会会议、3次领导小组会议、1次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部署推进巡视整改工作。经过3个月的整改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1月,已有10个问题完成整改,剩余28个问题整改在有序推进中。

  省委第十巡视组到江阴巡视,深入检视江阴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上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既是对江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的一次“把脉门诊”,也是对江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一次政治检验。江阴市委格外的重视,坚决贯彻省委巡视组提出的意见要求,全盘接受省委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最过硬的成效,积极主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整改任务,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巡视工作,习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有力开展巡视整改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巡视组向江阴市委反馈后,2023年10月16日,市委迅速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习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省委书记专题会、十四届省委第三轮巡视集中反馈会、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江阴市情况反馈会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对照巡视反馈意见,全面认领问题,对整改工作认真研究、专题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市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全体领导为成员的巡视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层层发动、全员响应、全领域覆盖。10月19日,市委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江阴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省委第十巡视组关于巡视江阴市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责任分解方案》,对省委巡视反馈的问题逐条逐项明确牵头市领导、牵头部门。会后,各牵头市领导、牵头部门按照《分解方案》要求迅速开展工作,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整改落实方案和举措,在此基础上形成《江阴市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初稿)》。11月16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江阴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关于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措施的汇报,讨论通过《整改方案》。11月22日,市委常委会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认真学习习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主题,全面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联系个人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责任、强化整改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强市委常委会班子建设,推动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坚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12月20日,市委召开常委会暨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江阴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传达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和十四届省委第四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培训班精神,听取了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24年1月5日,市委召开常委会暨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江阴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阴市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二是全力构建巡视整改责任体系。市委牢牢扛起省委巡视整改的主体责任,带头抓好巡视整改各项工作。许峰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办,多次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研究整改落实工作,反复强调要坚定做深做实巡视“后半篇文章”,确保省委巡视反馈意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其他市委常委、副市长按照任务分工,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分别抓好相关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套班子”的整改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对号入座,细化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形成从工作指令派发、跟踪协调推动、汇总分析上报、整改销号清零的全流程闭环式整改工作链条。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分别牵头抓好3个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各板块各部门党委(党组)主动认领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倒排时序、挂图作战,形成了一体担责、一体整改、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全面推动巡视整改见底见效。市委常委会研究制定《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落实督查方案》,定期听取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见人见事指出有一定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工作要求,并把整改工作纳入全市各级党组织年度考核,全过程督查会办,坚决防止虚假整改、表面整改,对不按要求和时限完成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整改全覆盖、无死角。各牵头领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扎实、进度排实、督查严实”的要求,亲自抓督查、抓协调、抓推进,逐一过堂、逐条评估、逐项检查。市级层面成立专门督查组,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办,实行严格清单管理和台账制度,坚持每月汇总,推动各板块各部门落细落实整改工作、逐项逐条销号清零。同时,按照全市整改工作的时间节点,实现动态化跟踪落实,针对省委巡视发现的薄弱环节和明显问题,对马上可以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应改尽改、能改速改,并将各项措施通过制度性安排落实到常态化执行;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分析存在原因,找准解决对策,拟定整改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改落实。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在加强专项检查市委巡察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选人用人工作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机制,以巡视整改深化标本兼治。

  一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围绕习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研讨,2023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34次,交流研讨11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习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等理论读物的征订和学习。充分的发挥“理响江阴”学习驿站作用,常态化开展深入基层群众的理论宣讲,全年共组织并且开展理论宣讲2600余场,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入脑入心。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23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聚焦“四个新”“四个走在前”重大要求,围绕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三是丰富学习宣传形式。将集中领学与集体学习研讨、个人自学与专题授课辅导、现场践学与实地调研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停地改进革新学习形式。组织“江阴大学堂”3期、领导干部“学专业、懂产业”专题培训16次,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的学习视野。充分的发挥江阴一大旧址、渡江战役纪念馆、山泉村、长江村等中心组践学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350余场次。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先后5次召开会议强调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强化“三农”工作研究,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围绕秋收秋种、“三清三治”、土地流转等方面研究部署“三农”工作。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快速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方案》《江阴市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行动方案》,先后获评国家级、省级荣誉6项。二是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成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2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7个。提高创业扶持力度,审核发放创业补贴、富民创业贷款。完成部级、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1400人。培育无锡市级以上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6家、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3家,成立家庭农场联盟3家。三是强化金融供给。4个镇获批农行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7.7亿元、已投放3.9亿元。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支持,“苏农贷”贷款余额7605万元、“省农担”贷款余额3亿元。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全市村集体土地统一流转率提升至80%。“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3年三季度村级收入对比去年同期增长5%。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已覆盖138个村(社区),惠及约1万人。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要求,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市委书记许峰带队现场调研督察“三清三治”工作,市长包鸣带队调研美丽农居先行示范点建设及“三清三治”工作。2023年12月25日,省交叉考评组来江阴开展实地测评,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23年度创建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引导全民参与。市级通过“最江阴”“江阴发布”等多个公众号平台强化社会面宣传,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宣传报道74篇,各镇街微信公众号累计宣传报道569篇、张贴宣传标语5232处,全民参与氛围浓厚。三是强化目标导向。制定《江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工作暨“三清三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考核细则》,持续开展不间断、全覆盖、常态化督查检查,市级督查专班开展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巡查3轮次,形成督查工作专报5期,累计发现交办问题1901个。开展第三方暗访测评4次,印发测评通报4期,累计发现交办问题44337个,均已完成整改。

  一是聚焦2023年查办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拍摄涵盖开放园区、工程建设、拆迁安置、国资监管等不相同的领域的专题警示教育片《贪而用权罪难逃》,组织并且开展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制定《江阴市深入开展分层分类警示教育工作暂行办法》《江阴市拟提拔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组织拟提拔市管领导干部纪法知识考试28人次、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4场次。开发专题廉政宣讲课件,累计开展廉政宣讲9场。二是制定实施《江阴市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成首批8处“清风书架”和S1线中山公园站廉洁文化橱窗等廉洁文化阵地,举办“锡剧廉洁进校园”观摩活动和汇报演出、第三届“江上清风”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升级廉洁文化手绘地图2.0版。开展2024年“江上清风故事会”故事及故事员征集活动和全市廉洁文化资源普查。三是制定以案促改工作指引,推动形成有效衔接、高效协同的以案促改工作机制。制定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指引,规范纪检监察建议书制发流程,做到提出、督办、反馈、评估的闭环管理,全年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7份。深入开展案件剖析,推动监督促治、以案促改,围绕国有资产管理领域查处的案件开展以案促改,推动完善“1+2+N”制度体系,被省纪委监委确定为全省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试点县(市)。围绕拆迁安置领域查办的腐败窝案,推动在全市开展“空置安置房”和“在外过渡户”两个指标双下降专项整治。

  一是强化统筹抓专项,促监督更有序。坚持以政治监督引领专项监督,以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监督为主线,将各项监督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延伸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乡村振兴等专项监督,形成各类专项监督贯通融合、协同开展的工作布局。二是紧盯问题抓专项,促监督更精准。坚持统分结合、“一条线”和扁平化结合,主要领导统筹抓、各分管领导靠上抓,面对面听取有关负责工作汇报。对涉及多领域的重大专项,由市纪委监委组织协调;主要涉及某一领域的单一专项,以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室为主体开展监督,牵头协调全市纪检监察力量打好攻坚战。三是贯通联动抓专项,促监督更高效。强化内部贯通,做细做实“纪巡”联动、“室组”联动、“组组”协同,协同高效开展专项监督。强化上下联动,统筹市镇纪检监察力量,对影响全局、急难险重的专项监督任务,全员协同、快速出击;对可能会产生“人情干扰”的专项监督任务,统筹力量、快查快核。强化左右衔接,加强与党委政府督查部门、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线索移交、联动督查等机制,同向发力、提升质效。2023年7月以来,先后在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医保基金管理、拆迁安置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批评教育帮助和处分25人。

  一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沟通对接,收集掌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整体情况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紧扣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找准切入点,坚决整治政策落实“中阻梗”、服务企业不作为乱作为、利用职权谋私利等问题,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作风和纪法保障。二是把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纳入纠治“”问题的重要内容,聚焦办事难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紧盯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纠治服务企业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严肃查处利用服务市场主体职务便利吃拿卡要、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三是开展违规借贷获利、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对借贷获利、经商办企业组织自查填报,并深入进行排查核查,加强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

  一是加强风险排查。围绕项目建设交易、项目服务等众多环节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制定风险防控图。完善开标、评标、定标等管理制度,发现疑似围标串标线索并移送行政监管部门处理7起。二是严格监察检查。针对直接发包工程问题,研究出台《江阴市建筑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落实招投标主体责任的通知》等文件,发现疑似围串标项目并立案查处2起。

  一是建立12345热线问题工单集中督办机制。出台《关于优化12345热线内部运行质效暨强化联动指挥“六强化六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疑难问题督办机制,对工单派发反馈过程中发现的推诿扯皮等问题及时移送市纪委监委进行跟踪督办,针对课外辅导机构退费投诉情况,跟踪了解有关部门职责不清等问题。二是健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印发《江阴市“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事项流转处置考核评价办法》,召开全市“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推进会,在全市范围推行相关工作机制,推动江阴市“吹哨报到”联动处理平台投入镇街一级运行。三是强化执纪监督。市纪委监委以强化日常监督、查处问责为着力点,促进党员干部增强恪尽职守、遵章守纪的自觉性。2023年7月以来,共查处4名公职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通过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传导压力,让监督“长牙带电”。

  一是村庄生活垃圾污水项目实施更加科学。制定《江阴市乡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各镇街因地制宜,统筹治理。结合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村庄自然地理因素、布局形态规模、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改善需求等,系统排摸村庄农户数、用水量、管网覆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模式,科学编制“一村一策”治理方案,精准实施农污治理工作。二是农房排查摸底更加细实。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重新核实各镇街农房排查情况,摸清农房实际建造年代等房屋信息,重点针对1980年及以前建造农房进行核查,对新发现隐患的房屋及时采取安全管控措施并指导相关镇街抓好问题整改。三是监督执纪力度更有力。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强化监督管理。用好12345热线举报电话等监督平台,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的懒政不作为问题,积极拓展党内监督、纪检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重点整治职责不清、敷衍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以权谋私等问题。2023年7月以来,共查处养老社保、三资管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5个。

  市委书记许峰主动履行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认领整改上一轮巡视整改不深入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制定《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落实督查方案》,构建“1+3+5”督查体系,对省委巡视、3个专项检查和5个联动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同部署、同推进、同督查,对牵头整改上一轮巡视反馈整改落实不深入问题的6家单位做重点督查。截至2024年1月,已开展督查2次,推进整改进度3次,有关问题整改已取得明显成效,深化推进“三清三治”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发动各镇村累计清理各类垃圾近40万立方米、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放10万余处,村庄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提升;以企业创新带动产业转型,推荐申报省级创新联合体项目3项,获批无锡市创新联合体项目6项,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1家。完善拆迁安置政策体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拆迁安置工作,全市房屋征收累计签约面积314.3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2023年度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8所,增加学位12360个,组建扩容教育集团12个,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54%,高质量通过省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市)现场考察评估。开展“甲级村卫生室”创建,新增江苏省甲级村卫生室15个,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新增普惠托育机构3家,推进护理院和中医馆建设,新增五级中医馆3家、中医阁49家。完成2023年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推进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澄颐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市级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并投入运营。

  一是推进产业全方面转型升级。出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行动方案》《江阴市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压力传导,高效推动各项任务有序开展。持续开展科技招商,新增科技型企业1621家。积极筹措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设备资金,为其开展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全市正式签约固投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279.1亿元。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科技镇长团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江阴分中心、科创飞地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强与本地高校和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大、南理工、江南大学等产学研对接活动14场,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4项,填报登记技术合同165.69亿元,新增各类省级研发平台25个、无锡市级各类研发平台107个。三是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分板块组织全市规上企业科技统计培训全覆盖行动,开展研发重点企业专项服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导向作用,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申报省级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30项。202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00亿元,同比增长7.5%,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30亿元,同比增长8.4%。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提速转型升级,推动“江阴制造”向“高”向“新”向“绿”。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工作,全力推进922家规上企业诊断工作。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能增量。围绕“345”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微电子产业园首芯等项目签约;支持、服务重点重大项目建设,首芯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长电微电子项目主体封顶,盛合晶微二期设备进场;碳中和技术产业园远景大兆瓦传动项目、远景动力电池二期项目有序推进;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初步完成专项考核办法调整、工业用地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调整。三是推动江阴制造绿色发展。压降能耗强度,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监管,深挖企业节能潜力,深入开展各项绿色低碳行动,全力推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绿色车轮”计划。降低污染排放,4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制定《江阴市铸造行业新一轮大气污染综合提升实施方案》。初步打造月城镇江阴机械(铸铁)、徐霞客镇新大压铸(铸铝)行业样板2家。四是推动产业集聚特色发展。协同推进“345”产业集群强链工作,打造产业特色,临港节能环保集成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成为全市第四个千亿级产业。编制《江阴市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突出以“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政策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行动方案》《江阴市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将科创江阴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通过指标分片推进会、经济运行分析会等,定期通报和协调指标进度。开展2023年“科创江阴”建设行动计划完成情况专项督查,加快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抓创新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科创江阴”建设。加强对产业项目科技创新能力的把关,初步完成工业用地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调整,计划增设“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二是载体赋能打造科创T台。持续建强科创载体,科创载体开工面积和投用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开工建设科创载体面积131.8万平方米,建成投用面积89.26万平方米。新增获批无锡市级孵化器3家,申报省级孵化器1家,成立江阴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举办“2023长三角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展专业孵化机构对接活动。三是育强企业锻造科创强队。不断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23年净增高企172家,总数1002家、位次升至无锡第二,增速列无锡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365家,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科技型企业1621家,新增双创人才项目206个。四是优化服务。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市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专窗,举办第33届江阴市科技节、第六届“霞客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科创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开展“科技三服务”,持续开展“百千万”专项行动,累计服务企业超1000家。

  一是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加快推进“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三大传统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2%、7%。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60.51亿元、增长5.9%,规上工业产值站上7000亿元新台阶。实际使用外资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二是着力加大项目投入。2023年获批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3.07亿元,额度位居无锡第二。省、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备案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8个,完成固投886亿元、完成率为近三年最好水平。三是全面激发消费活力。2023年兑付各级商贸流通类扶持资金778万元,成功获评第一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四是持续推动外贸提质。统筹安排38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进一步优化信保统保平台承保方案,用好各级稳外贸专项资金,兑付各级资金7660.47万元。五是切实促进财税增长。税收占比85%,高于无锡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9.5%,为无锡第一,领先昆山、常熟、张家港。六是提质扩容“500强”企业。全力开展后备企业排摸与申报辅导,2023年全市9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跻身“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6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占江苏入围数的14.3%。

  一是对收购程序有缺失的项目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已通过补齐可行性研究报告、尽职调查、报同级国资监管机构备案等形式补齐收购程序。二是制定《江阴市关于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实施办法》,明确市级、镇(街)、开发园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各镇街园区、各市属国有企业制定投资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初稿。

  一是对收购资产效益不佳的项目进行梳理,逐一分析原因。通过提高租金标准、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多元化实施商业服务等形式,提高资产收购效益。二是制定出台《江阴市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构建“江阴市智慧国资监管系统”,通过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国有资产提质增效。三是各镇街园区、各市属国有企业围绕合同管理、租赁管理、收入管理、效益测算等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出台《江阴高新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管理架构及职责、投资范围和运作模式、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等机制;出台《江阴高新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对参投基金实施全过程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基金投前、投中、投后管理。二是修订出台《江阴高新区党工委会议议事决策规则》,对议事内容、议事规程、议事纪律等进一步优化完善,对上会讨论的重大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等进行量化规定,进一步提高党工委会议议事决策质量和水平。

  一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出台《江阴市政府投资基金返投指导意见》《江阴市政府投资基金参股子基金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子基金返投考核采用分阶段模式,纳入子基金年度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结果将影响母基金对子基金的后续出资及母基金出资部分对应的管理费支付。制定返投认定细则,督促子基金完成返投任务。出台《江阴高新区产业基金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各基金投决会成员或观察员名单,对已投基金加强投后管理。二是抓好两支子基金的约谈整改工作。一支基金已完成3个项目返投任务;另一支基金所投项目的江阴厂房已落地,预计2024年二季度释放产能,并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在江阴设立外商投资性公司。

  一是出台《江阴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管理费设置等相关事项。出台《江阴市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管理费提取暂行办法》《江阴市政府投资基金子基金管理费提取暂行办法》,明确政府投资基金中政府出资部分的管理费计提标准,结合基金类别、规模、政府出资比例、存续阶段、管理贡献度等充分论证,从严从紧控制管理费。二是政府出资部分管理费在投资期以政府出资实缴金额为计提基数,退出期以未退出原始投资成本为计提基数,延长期、清算期不收取管理费。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管理费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对于考核得分未达到相应要求的基金管理人,扣减政府投资基金中政府出资部分对应的管理费。

  一是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制定《2023年江阴市“双招双引”体制改革实施办法》《2023年江阴市“双招双引”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招商人员已先行先试按功能园区调整到位。二是攻坚重大项目招引。抢抓南沿江高铁开通机遇,积极开展赴外招商活动,全市共对接企业495家,洽谈推进项目382个。总投资2亿美元的安姆科“三总部三基地”项目已签约,其中一期项目已完成备案,土地已摘牌;盛合晶微三工厂、远景动力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三是加强项目支撑保障。优化用地保障政策,2023年度新出让工业用地约定的达产后亩均税收为61万元/亩,同比增长10%。2023年度省和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率达到100%,江阴市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率达到96.5%。保障重大项目总量指标调拨,2023年在重大项目总量指标全保障后,全市指标库还有余量COD463吨,VOCs345吨,二氧化硫839吨,氮氧化物570吨,颗粒物445吨,总量资源瓶颈初步得到化解。腾拓能耗指标空间,完成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节能技改项目、兴澄特钢花山厂区关停项目等可转移能源消费量审核认定工作,腾拓能耗空间指标18.9万吨标煤(等价值)。四是加强重大项目跟踪管理。制定《江阴市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持续跟踪拿地项目和工改用地项目进度,2023年全市列入各级重大产业项目218个。

  一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完成阿法拉伐年产40万套换热器扩能等22个工业用地项目评审工作。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562家,净增超170家,有效高企超1000家,新增科技型企业超1600家。二是坚持产业集群式发展。高新区微电子产业园签约首芯半导体等项目,长电微电子等项目主体封顶,盛合晶微二期设备进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励楷高端医疗器械等项目签约落地,佰澳达益生菌等项目竣工投产,风和医疗项目设备进场安装。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华盛锂电用负极材料项目开工,长庚锂电池用尼龙膜项目正在预备安装,谷田铝塑膜项目装饰工程已开始施工。碳中和技术产业园远景大兆瓦传动项目处于厂房建设阶段,远景动力电池二期项目正进行设备调试。临港氢能源产业园正在推进征地工作,产业招商同步进行中。

  高新区:2023年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5%,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分别为4.6%、8.5%,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0.4、0.1个百分点。申报高企143家,净增43家,有效高企达225家。全年签约产业项目26个,备案超亿元项目21个。

  临港开发区:2023年临港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工业投入、限上零售、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2.8%、13.5%、3.7%、8.1%,占江阴全市份额均有所提升。开展整治低效、盘活存量、技改扩能等工作,加强新招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评估及土地评审。加快化工园区企业转型升级,腾退低效企业10家,着力引进优质项目。江阴综保区2022年海关综合绩效评估东部地区排名上升2位。

  一是加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2023年12月,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成功召开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大会,江阴、靖江两市签约新一轮合作协议。二是加速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主导产业低迷的不利形势,2023年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1.87亿元、增长5.6%,规模工业产值261.14亿元、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3亿元、增长33.3%,固定资产投资27.57亿元、增长14.5%,外贸进出口总额12.77亿美元、增长161.9%,实际到位外资9933万美元,港口吞吐量超6200万吨,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三是加快推进新安置区建设。推进六圩新安置区建设,新安置区项目一期地下室工程已完工,部分楼幢封顶,2025年7月建成;二期项目正进行桩基、施工用电等工作,2025年12月建成,推进速度总体快于时序进度。组织业主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监督小组及时跟进工程进展情况。

  一是政策支撑进一步加强。2023年912月,先后开展两轮调研,走访所有板块,共收集问题20余项。针对园区外土地利用问题以及标准厂房建设管理问题,《标准厂房建设管理办法》已完成初稿并征求两轮意见。园区外存量建设用地利用规则也已形成初稿,并重点研究《无锡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政策红利。二是空间腾退进一步加快。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集中连片签约4500亩、拆平拆净2800亩,盘活存量1490亩、整治低效8300亩。三是督查考核进一步优化。出台《江阴市拆迁腾退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完成2023年四季度工改工作通报及年度任务考核初核工作,形成《江阴市2024年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要点》初稿并征求部门意见。四是要素保障进一步夯实。在土地保障排摸上,20222023年度工改地块用地保障清单已完成5338亩,同时对接各镇街园区,梳理2024年度工改地块用地保障需求。在环境容量保障上,出台《江阴市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拓展总量指标来源、加强统筹调拨,完善经济奖惩。在优化行政审批上,《关于提升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报建审批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初稿已完成。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就“特美新型”等企业利用存量土地新上项目事宜进行会商,支持鼓励存量土地的优化利用。在工改融资保障上,2023年工改项目新增授信161.55亿元,投放68.87亿元。同时,在拓展融资渠道上,高新主城区类EOD项目已进入操作阶段。

  一是工改宣传持续扩大。常态化开展“工改进行时”等栏目,实时报道全市工改动态,各板块宣传报道共379轮次。2023年12月5日,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及江苏政研平台同步推出《“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再攀登》《江阴为何专设全省首个“工改办”?》。二是工改指导不断深入。组织并且开展乡村规划编制培训、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政策解读等活动,组织各板块到澄江街道学习征收拆迁的司法保障相关工作,并拟于2024年组织各板块前往先进地区学习低效用地整治、“工业上楼”等方面的经验。三是工改经验加快总结。总结提炼了璜土镇“村村富”,青阳镇“政府主导+国企、民企、院校参与”,周庄镇“国土+集土”混合开发、新桥镇“社会资本投资+政府监管”,顾山镇“镇村联合”,月城镇“政企联合”等园区工改模式。同时,着重对青阳镇在工改推进过程中灵活运用企业安置等方式缓解拆迁过程中的矛盾等一些工作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并形成调研文章。

  一是完成临港开发区工改拆迁回头看。对2021年工改启动以来已签约企业的审定价、签约价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回头看报告,同时完成临港开发区征收拆迁全流程管理实施细则修订,进一步规范拆迁流程。二是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征收拆迁过程中有关事项的意见》。从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决策程序和规范督查考核等方面加强对各板块征收拆迁工作的行业管理,进一步明确属地板块的主体责任,全面规范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涉及的拆迁补偿行为。

  一是全面梳理、督促进度。对20222023年集中连片地块土地手续办理情况进行梳理,根据梳理情况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确保地块能用。主动对接属地镇街园区和意向用地单位,提前介入服务,梳理用地需求。指导督促镇街园区和意向用地单位在土地报批阶段同步开展土地供应和林地使用的相关工作。同时加强批后监管,紧盯工程进度,督促用地单位按期开、竣工。二是完善信息、强化功能。完成招商地图加入工改信息图层、招商信息图层的工作,已形成定期更新机制。同时,在全生命周期平台小程序中嵌入招商地图功能,后续将在使用中进一步优化界面和功能。三是强化培训、优化机制。加快制定产业招引规划,对全市招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每周分享产业最新信息,每两周开展“学专业懂产业”领导干部培训,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深化产业链招商。“双招双引”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推进中,每季通报招商成果。初步形成工改与招商的信息互通机制,保证所有工改项目工业用地评审时能够提前介入沟通项目地块情况,确保土地高效利用。

  一是完善激励政策。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意见》《江阴市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一件事”集成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奖补标准,在规划发展村通过组团形式新建农房的,市财政按照810万元/户的标准奖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华士镇勤丰村等15个村庄规划的备案工作,共使用村庄规划专项流量指标约500亩。二是优化规划布局。《江阴市镇村布局规划(2022)》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319个规划发展村涉及的113个村庄规划已完成报批105个。已启动2024版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1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正在编制中,已形成初步成果。三是坚持有序推进。建成江阴市农村宅基地建房“一件事”审批平台。2023年启动50个规划发展村开展农居建设。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无锡市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全市完成农房改善3033户。四是加强要素保障。2023年以来已保障华士镇龙河村、华西一村、长泾镇花园村、祝塘镇五福村、周庄镇鸡笼山村、新桥镇郁桥村农房建设土地指标65.73亩。安排2024年美丽农居专项资金预算8122万元。五是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推进“规划师下乡”活动,举办驻镇村规划师签约仪式,探索驻村规划师陪伴式成长机制。召开农房建设经验交流会,编印《农村宅基地管理法规政策问题》。通过市级部门和镇街微信公众号对农房建设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对江阴农房建设成果进行宣传,全面展现农房建设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村庄面貌的提升。

  对上级下发的耕地“非农化”问题进行摸排核实,调查摸清所有项目用地单位、建设时间、地类规划等情况并建立台账。参照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疏堵结合、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推进工业产业类问题整治,后续将根据国家试点结束出台的政策,进一步制定处置方案。

  一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推动各级“一把手”坚决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履行好日常管理监督责任。坚持把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履责情况作为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二是标本兼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加强“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强化“不想腐”的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坚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提醒通知落后单位填报江阴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记实平台。三是采用“1+N”旁听庭审模式。精选若干警示教育意义较强的职务犯罪进行旁听庭审。2023年共组织相关单位30余批次党员干部、公职人员800余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6场。四是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023年已制发41份纪检监察建议,避免职务犯罪等案件再次发生。分级分层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市委层面召开面向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警示教育大会。

  一是制定出台《江阴市委组织部信访举报受理操作办法》,明确受理范围和受理程序,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受理查核工作。对检查反馈的查核过于简单的信访件,由市委组织部进行专项查核,明确提出处理意见,同步做好材料归档工作。二是结合市管干部调整,严格执行选人用人规定,“一人一策”稳步推进问题整改。

  完成对全市“两新”党建工作指导员缺口摸排,并确定招聘、遴选、挂职的人数,已完成招录审批手续并开展招录,预计2024年3月底到岗。部分镇街从村社区选调3名挂职人员已到位。完成2023年度“两新”党建工作指导员升级晋档工作,评定中级指导员6名。谋划建立全市“红色师资库”,聘请一批优秀“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作为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导师。

  一步明确优先职级晋升的情形,季度性开展常态化职级晋升工作,四季度非市管公务员晋升职级69人次,切实体现“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不断提升晋升覆盖面。制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口径,在无锡率先常态化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2023年以来对71名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干部晋升等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支持引导创新转型。出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行动方案》《江阴市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实施“霞客之光”创新攻关计划。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研发平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队伍不断壮大。三是加快推进功能区改革。“1+4+N”方案体系初步构建,总体方案、4个功能区子方案、功能区双招双引等配套方案编制完成。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印发《2023年度江阴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出台《江阴市澄企服务平台(澄策之窗)管理暂行办法》《江阴市澄企服务平台(澄策之窗)“澄企小助手”政企互动工作机制》。五是强化金融赋能。推动政策性普惠金融扩面增量,鼓励政府性担保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畅通产融供需对接,强化企业融资保障。六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印发《江阴市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县实施方案》,研究《江阴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方案》。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双下降。制定详细化解方案,通过空置安置房跨区域安置、提高货币补偿标准、优惠价购买现房、空置房政府拍卖或用于企业职工安置等各种途径切实完成双下降任务。全市空置安置房累计压降2261套,下降率41.47%,在外过渡户累计压降1737户,压降率14.75%。二是精心组织确保快推进。制定《2023年全市历史遗留问题安置小区需完成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有关部门和镇(街)协同推进,加快建设手续补办工作。22个国有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安置小区6406套安置房任务已全部完成。三是强化保障确保见实效。安排专人负责报批事项,及时掌握报批进度,实时与上对接,以最大力度加快集体土地征收报批。同步准备后续划拨、出让手续等相关材料,做到各环节无缝对接,最大可能缩减时间。26个集体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安置小区12021套安置房已全部完成任务。

  25.关于“三类场所消防隐患风险较大”问题的整改

  一是群租房方面,扎实开展群租房“控增去存”行动,组织力量定期开展群租房安全巡查,整改安全隐患842处,群租房总量降至2591家,下降21.36%,群租房内逃生通道不畅、电线私拉乱接、使用液化气等情况已明显减少。二是“三合一”场所方面,全市消防救援站常态化开展防消联勤巡查,对江阴全域进行摸排,通过市城运中心平台移交镇街消安委办整改隐患1168条,全市19条消防安全示范街已全部完成创建,共新增消防“五件套”672套,“三合一”场所整改搬离1286家,下降66.7%。三是“厂中厂”方面,应急局、消防、住建、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厂中厂”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联合攻坚行动,严格“厂中厂”执法检查“双查”制度,共排查整改隐患15457项,全市273处5家以上“厂中厂”已配备专职安全员与安全电工,配备率100%。四是第三方服务方面,加大对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强化等级评定和服务质量情况通报工作,年内组织镇街园和专家抽查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对象347家次,每月在江阴应急微信公众号发布月度评定情况通报。全市已开展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全面使用江阴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中介服务管理系统,从机构信息登记、人员配备、服务合同签订、业务开展报告、企业满意度测评等方面对服务机构进行全方面、全业务生命周期线上留痕,实现常态化管理。

  一是强化风险研判,压实工作责任。建立欠薪形势综合分析机制,每月归集12345、欠薪平台、信访、舆情等渠道反映的欠薪数据,定期对全市欠薪形势进行分析。将用人单位非正常经营、群体性劳资纠纷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及时预警、处置重大欠薪情况。开展重点企业、项目督导,稳妥推动欠薪隐患化解,省委巡视反馈的欠薪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畅通行刑衔接,着力提升基层欠薪矛盾化解效能。围绕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业务、在建工程劳动用工业务、劳动监察执法以及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技能提升等组织相关培训,共培训4批次700余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处置劳资纠纷能力。建立人社、公安常态化沟通联络渠道,定期商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办理实际问题,指导镇街及时查处、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定期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震慑欠薪违法行为。三是开展冬季行动,联动化解历史陈欠,持续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效。部署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组织多部门会商会办,推动历史陈欠问题化解。持续开展欠薪隐患排查,分类采取措施,及时化解风险。着力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检查,持续推进在建项目实名制管理、月结月清等源头治理制度落实,全市劳资纠纷总体平稳可控。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按照“抓部署、抓督办、抓闭环”思路,切实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本质水平提升。重点攻坚治理的四个事故高发乡镇交通事故亡人数均同比下降。开展村(社区)“零死亡”创建行动,压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强化隐患整改。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常态滚动排查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公安报告政府牵头联合踏勘共商对策限期整改”的闭环治理模式。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小)清单两批次65处隐患点位、省市县三级挂牌督办25处道路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建设可变车道2处,完成30条“绿波带”建设及国省干道5处路口渠化升级改造。三是实施整治攻坚。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获各类交通违法29.7万余起,其中现场查处10万余起,重点违法行为查处数、重点车辆违法查处数及非标三、四轮车查扣数均同比上升超30%。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组织“文明交通、你我同行”主题活动,倡导“交通关系就是邻里关系”新交管理念,推出具有江阴特色的交通警讯、交通安全“名人说”“少年说”系列活动,短视频转发播放量超百万,为共建文明江阴贡献公安力量。2023年10月以来组织农村地区“七进”宣传632次,发布交通安全资讯20余万条,村(社区)覆盖率达100%。

  一是印发《关于设立基层党(工)委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方案》,各镇街板块均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将涉及审计整改的“三资”问题函至纪委、涉及审计未整改到位问题函至巡察办,协同推进审计整改落实见效。二是坚持“周调度、月报告”工作制推动问题整改,已完成4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剩余3项按时序推进;77件交办信访事项均已完成。三是累计查核结束审计移送问题10件。对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三清三治”专项整治行动监督谈话,会同有关市领导集中约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整改推进不力及市重点河湖V类、劣V类、黑臭水体整改不力的单位负责人,并就约谈情况进行通报。四是召开市级层面审计整改推进会2次,推动加快整改落实。认线个,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最新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经审计确认销号问题72个。五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题常态化研究推动。2023年江阴18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

  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改,全市上下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了全面政治体检和补课,切实纠正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了相关责任人,有力彰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和震慑作用。但是对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整改中还存在责任落实层层递减、整改进度未达预期、整改结果尚不明朗、整改质效还不明显等问题。市委清醒认识到,巡视整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发力、长期整改。下一步,市委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党负责、对江阴干部群众负责的高度自觉,全力以赴抓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全市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一是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强化整改自觉。坚持把学习贯彻习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谋划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和主线,与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全面系统把握,一体推进落实。严格执行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当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紧紧围绕建设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总目标,纵深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聚焦奋进现代化,为奋勇争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的鲜明用人导向,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合具体事例开展干部政绩观评价。坚持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建立干部实绩档案,用好民情组织员挂钩联系制度,深化“家访暗访夜谈”,全面掌握干部真实表现。认真落实新一轮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突出“五先五强”需求,努力实现结构和功能“双重优化”。选送干部赴国家部委、战略高地、先进地区和改革发展攻坚一线等平台实践锻炼,开展定向式培养。制定年轻干部“澄就未来”培养计划实施建议,推进年轻干部“澄心、澄长、澄净、澄才”四大行动。深入推进省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条、无锡《实施方案》40条和市委推动干部敢为《实施意见》15条落地落实,开展领导干部担当指数评价,用好用活职务职级两项“资源”,深化“担使命作贡献”季季评和“敢为之星”评选,激发干部敢为动能。深化落实“一把手”监督十项举措,加强领导干部近亲属从业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兼职、出国(境)等制度规定。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积极稳妥做好容错纠错,严肃查处诬告陷害,及时开展澄清正名,关心关爱干部,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固本强基,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之以恒厚基础、优组织、强功能,统筹推进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以组织融合促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发展联合。深化落实党建赋能乡村振兴20条举措,深入推进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用好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贯彻落实村(社区)党组织功能“六强六好”分类提升行动,持续强化基层干部队伍专业化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村(社区)干部“苗圃计划”“青苗计划”。积极探索“党建+”路径,健全强村带弱村、强企带弱村、弱村抱团等党建联建模式,用好“乡村振兴共富基金”。深入推进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基石工程”,做深做实“小区党建”,不断深化“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健全贯通由镇到户的四级基层善治体系。有序开展“群心共治”“同心共治”“银领先锋”“聚新入格”等助力基层治理专项行动,深化实施党建引领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升级打造“澄心治”数字化平台。深入实施产业链党建“盟红强链”行动,积极构建“六个一”产业链党建新模式。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三分三化”管理体系,加快两新党务工作者“四级五专”建设。严把发展党员入口、结构和程序“三道关口”,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行动。

  四是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狠抓国资监管、工程建设、医药购销、投资融资、拆迁安置等领域综合整治,开展领导干部违规借贷获利、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治理,对顶风违纪的“”问题、风腐一体的典型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查到底,既由风查腐,也由腐查风,做实风腐同查,持续强化震慑,坚决稳住高压态势、稳住惩治力度、稳住群众预期。统筹做好监督办案“前半篇文章”和以案促治“后半篇文章”,办理一案、治理一片,不断提升监督办案标本兼治效果。大力开展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分层分类进行警示教育,探索释纪释法现场教育,深化家规家风主题活动,推动江阴市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见效。着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构建县域联动监督体系,统筹“四项监督”、深化巡察监督、做实专项监督、重视村级监督、探索智慧监督,切实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五是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紧盯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江阴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国资清查利用以及落实惠民利民政策等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开展联动监督,严明政治纪律,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紧盯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责同抓,推进主责监督体系和专责监督体系贯通协同,打造责任链条,用好问责利器,形成各负其责、贯通协调的履责体系。紧盯改革发展痛点,聚焦省委巡视江阴反馈的整改任务,突出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科创江阴、园区开发、城市更新、农房翻新、安置房等领域开展专题监督,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紧盯权力运行环节,突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非市管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年轻干部等监督重点,强化问题导向,排查问题线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约谈提醒,对失职失责、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集中整改情况做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线,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