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笨小孩》票房破7亿影片背后这座在“白纸”上诞生的城市见证了每一个普通时代奋斗者的奇迹!_别墅项目_kaiyun体育|官网下载入口

别墅项目

INFOMATION

《奇迹·笨小孩》票房破7亿影片背后这座在“白纸”上诞生的城市见证了每一个普通时代奋斗者的奇迹!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发布者:kaiyun

  《奇迹·笨小孩》的制作班底是四年前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我不是药神》的原班人马,导演文牧野,监制宁浩,再加上易烊千玺,以及一众演技炸裂的戏骨,这让它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2013年的深圳,二十岁的景浩(易烊千玺饰)在母亲过世之后独自抚养着有先天心脏病的妹妹,他必须在一年半之内为妹妹筹集到五十万的手术费。

  同乡好友给他介绍了一批国外退货的瑕疵手机,只要经过翻新,景浩便能赚够手术费,他决定奋力一搏,没想到翻新机成了国家打击的对象,景浩不得不选择拆机售卖零件挽回损失,于是他找了一群城市中最不起眼的边缘人,组成了“奇迹小分队”。

  “奇迹小分队”中有网瘾少年,有失聪的单亲妈妈,有坐过牢的前拳击手,有坐轮椅的七十岁老人……

  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但他们没放弃努力,最终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而深圳也是一座“奇迹”的城市。在这里没什么是不可能的,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华丽变身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只用了短短40年的时间。其建设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堪称史无前例,迅速走完了西方国家几乎需一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历程。

  电影中2013年的深圳,主干道上有许多在建地铁线的工地,最高的楼还是京基100,城中村还因还没完成改造而显得脏乱。

  深圳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无数建筑精品屹立在这座引领世界潮流的“设计之都”,一座理想之城的样貌渐渐浮现。

  40年来,深圳高楼的建造,这座城市不断向天空发起的挑战,彰显着它蓬勃的生命力与先锋的时代精神。

  1985年建成的深圳国贸大厦,曾被称为“中华第一高楼”,是中国建成最早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国贸大厦是超高层建筑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实践,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地标,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的建设速度书写着深圳崛起的神话,它见证了中国打开大门拥抱世界的进程。

  在同一时期,市政府办公楼、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科学馆、电信大楼、华强大厦、上海宾馆、新园宾馆、东湖宾馆、铁路新客站等重要建筑相继建成。到1985年夏,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兴建的高层建筑已多达297栋。

  “地王大厦”是1996—1997年间的中国第一高楼,它的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因所占土地为当年拍得深圳土地交易最高价格,而被尊称为“地王大厦”,68层的钢结构主楼,高达324.95米,算上塔尖高度更攀升至383.95米。在建设过程中,地王大厦以2天半一层的建设速度,刷新了当年国贸大厦创下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奇迹·笨小孩》中的京基100大厦高441.8米,集超甲级写字楼、酒店、公寓及购物中心于一身,在建成时是深圳市第一高楼、中国内地第三高楼、世界第八高楼。京基100使用的钢板最大厚度达到了130毫米,大厦的用钢量达到了6万吨,并采用了强度与韧性更高的C80高强度水泥,这是中国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新体现。

  如今的深圳第一高楼,是592.5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由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KPF设计。大厦造型古典,轮廓对称,立面在建筑顶端逐渐缩小形成金字塔状,赋予了建筑棱柱的美感,大厦使用了1700吨316L不锈钢,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幕墙。平安金融中心以新的高度重新描画了深圳的天际线,也见证了深圳经济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

  深圳还有不少具有特色的摩天大楼,比如华润大厦,它的设计参考了春笋的形态,象征着节节攀升的无限生命力,外圆内方的形制以及对称布局,也是东方文化“外圆内方”的写照。

  BIG设计的深圳能源大厦是一座诠释了“无机械的工程技术”的摩天大楼,它借助建筑规划设计来满足内部使用需求,降低建筑对机电系统的依赖,于是阳光、湿度和风就成了设计的关键元素。

  随着城市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深圳也吸引了不少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及建筑师,比如美国的SOM和RTKL,德国的GMP,法国SCAU等公司,以及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日本的矶崎新、黑川纪章,美国的赫尔穆特 · 扬等,都为深圳的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外建筑大师的作品,不少都是文化建筑,让深圳这座典型的移民新城摘到了“文化沙漠”的帽子。

  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由奥地利建筑事务所蓝天组设计,2016年建成。建筑在结构上打破了现代建筑水平与垂直的规律,其扭曲变形的外形,在建筑逻辑上宣扬了自由主义。

  日本建筑大师槙文彦在近90岁时设计了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这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建筑主体空间分别面向山、海、城市,空间开放联通。槙文彦说,这是一座“人民的山丘”,它是亲人、惬意、自然的,有着很强的公共属性。

  今天的深圳,又有一批大手笔的文化建筑即将落成。2018年底,深圳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已经通过《深圳市快速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这中间还包括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新馆等10个重要的文化设施建设。这些建筑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已经全部出炉,几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同台竞技,堪称“神仙打架”。

  深圳歌剧院建筑方案设计一等奖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建筑规划设计大师让·努维尔领衔的设计团队获得。方案名叫“海之光”,设计团队以音乐与大海的相遇为主要创意,建筑造型兼具灵动性和冲击力,布局上将展演空间和音乐聚落空间结合设置,突破了封闭的传统形态,光线通过创新的水波纹玻璃板折射至室内,营造出梦幻的光影效果。

  深圳海洋博物馆建筑方案则由妹岛和世、西泽立卫领衔的有限会社SANAA事务所拔得头筹,设计师选择了一种十分轻盈灵透的材料,以模仿“云” 的自由与舒展,让人感到建筑以一种流动的方式融入自然。

  中标深圳科技馆新馆的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虽然扎哈已经离世,但事务所拿出的方案依然是极富流动感的扎哈风格设计。

  三家建筑事务所共同创作的“三角洲”方案从70多份竞赛提案中脱颖而出,成为深圳自然博物馆国际设计竞赛的最终获胜者。整座建筑仿佛是湖边的又一条地上的河流,每一次转弯都出现一番全新的视野。

  在深圳的建设中,中国本土的建筑师承受着外来建筑文化思潮与市场经济观念的双重影响和压力,他们开始反思如何建立属于中国的思想理论体系、创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特点。

  在这一阶段,深圳建成了一批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建筑。华夏艺术中心采用了南方特有的红砂岩浮雕饰面,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建筑特性,更透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深圳大学演会中心,则以轻盈剔透的网架结构、舒展自然的平面形态,形成了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开敞式空间形态 。

  这些作品在顺应现代建筑发展潮流的同时,融入了地域性文化特色,是本土建筑规划设计的理性回归。

  经过建设大潮的洗礼后,建筑行业的焦点逐渐从数量转向质量,城市规划建设的决策者、投资者和建筑师们纷纷开始反思过去走过的道路,浮躁的心逐渐平缓下来,理性务实、对内在品质的追求逐步成为新的理想和精神。

  比如,南头古城的厂房因产业迁移而空置,后来这里成了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的主展场,展览以“城市策展”的方式介入城市更新,通过重塑古城文化和空间脉络,唤起当地居民的归属感。改造保持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建筑结构,通过提升市政配套设施形成符合现代标准的宜居空间,现在这里慢慢的变成了深圳新的文化创意聚落,为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大冲村,则是拆除重建类城中村的典型案例。项目要求必须拿出15%且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同时,还将提供1000套保障性住房,有效解决高新区人才引进中的住房难题。大冲村原有郑氏宗祠、大王古庙、大冲石、水塘以及五棵老榕树等历史文物在项目建设中得以保存,使旧村历史文脉得到延续,使旧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就这样,新与旧,快与慢,深圳的速度与人情味,调和在一起,有了独一无二的味道。

  深圳,这座有着“奇迹”基因的城市,40年来经历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深圳建筑的发展充足表现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筚路蓝缕的历程,更展现了新时代的脉搏,记载了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无数希望与豪情。

  一座城市的奇迹,是由无数个体的奇迹构成的。美好城市的建设,不单单是规划师、建筑师们的功劳,更是每一位平凡奋斗者的荣耀。

  最后,借用导演文牧野谈电影《奇迹·笨小孩》的一句话:“人人都有机会创造奇迹。”

  致敬每一个为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不放弃的平凡人,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寻找自我的幸福。

  《四十年,建筑创作在深圳》(作者:孟建民、邝丹怡,《建筑实践》,2020年)

  《这18座文化建筑,能帮深圳摘掉“文化沙漠”的帽子吗?》(公众号:乌云装扮者)